家庭教育重几何?——谈家访的感受

发布时间:2017.01.1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7412

家庭教育重几何?——谈家访的感受

苏州市盲聋学校 梁莉

今年五月份,SigAm双语聋教育结题活动在苏州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聋教育专家和代表积极参与到会议和研讨中。来自北京联合大学的吴玲老师也是其中的一位,她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的研究和教学,从双语项目在苏州试点以来,她就一直伴随着这个项目走来,对我们学校聋二年级毛君、凤灿、徐静怡三位学生进行了长期地跟踪与研究,收集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在会议前夕,她和我联系,希望能和我一起再走进这三位学生的家中,看看他们近期的变化。在和吴老师一起走访的过程中,在对这三位学生学习状况、家庭教育情况的了解后,我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凤灿,曾经是一个聪明伶俐,懂事、可爱的孩子,在班级中表现突出。但自从进入一年级以来,学习变得比较被动,也没有了往日的灵气。她的母亲是个比较专制、霸道的家长,她把自己全部的希望和要求都强加到孩子身上,只要孩子有让她觉得不满意之处,非打即骂,这使凤灿越发的胆小怕事,她还经常在孩子面前说她学习成绩差,学不好之类的话,使凤灿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她在课堂中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有兴趣,态度马虎。和吴老师来到她家时,见到我们她有些紧张,显得不知所措,但很快就调整过来,表现出了一个小主人的架势,请我们坐,还给我们分西瓜。随后吴老师给她做了一些小测试,想看看她这一年来在学习上的进步和变化。先请她用手语讲一段她熟悉的故事,再帮她把手语故事翻译成汉语书面语,然后教她用手势汉语来朗读这段话,感受汉语和手语之间的不同,再从中选出其中的一句话重点教学,教她打手语读、断句、分析句型结构,最后要求孩子背诵这个句子,背诵之后,还要教她书写生字,最后由孩子自己默写。在这样一连串的教学过程后,孩子已经能很好的掌握这段故事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母亲一直在我们身边,认真地看着孩子学习。我们告诉她:孩子非常聪明,只要多花一点点时间就能学会所教的知识,为什么还要时常怀疑孩子的学习能力呢?如果能多花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她就会非常优秀。她的妈妈承认自己平时在家里教育孩子时方法比较简单、粗暴,指导孩子学习时也没用好的方式方法,答应以后会努力改正。这个孩子本来是非常阳光向上的,但是却被母亲的专横所打压,慢慢变得胆小怕事,对自己没有信心,没有安全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滑坡。如果她的妈妈可以从自身做起,和孩子一起面对面交流、讨论,能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相信她会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个去的是毛君的家,刚到毛君家里他不在,爸爸让我们坐着等一会,没过多久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夹杂着东西坠落的响动,他推着车子回来了,做事情还是那么毛躁。撩开门帘看到我们一脸惊愕的表情,但在我看来却是有点装腔作势,故作夸张。孩子看到我就急着告诉我,他已经会背诵课文了,吴老师一听也很开心,让他给我们背一背。他就站在我们面前背了起来。虽然孩子积极性很高,但一背起来语句就颠来倒去、不连贯,背了前面忘了后面,或者自己随意夹杂一些自己的创作在里面,背诵的整个过程中显露出他对课文的理解非常混乱。这个孩子在学前班的时候表现很突出,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手语表达能力,但在进入小学阶段以后,在学习课本知识时,他的思维和表达都有很多的问题,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吴老师让我尝试把第一段再细致地讲一遍,看看能否加深他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在讲的过程中重视位置的变化,将课文中两个人物放在不同的位置打手语,希望能帮助他区分意思和理清思路,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孩子基本能理解我们要传输给他的内容,然后再让他看课文来记忆和巩固。第二步是让他把第一段默写出来,结果发现他缺字、漏字的情况比较严重,看得他妈妈很着急,在一旁不停提醒。随后我们向妈妈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妈妈说教育这个孩子自己也是非常头疼,孩子想法很多,但就是不爱学习,多做一点点就向妈妈抗议,只喜欢看电视和上网。在长期和他妈妈的交流中我发现虽然毛君妈妈态度很认真,对孩子要求也高,但总觉得在学习上对他帮助不大,当妈妈和他交流时打的手语有很多都是错误的,经常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中,会严重影响他手语和思维的发展,而当他在学习中出现问题的时候,家长也没有严格要求他改正,一次、两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很多不好的习惯,非常难纠正。吴老师建议家长既然孩子喜欢看电视,可以给他买一些带字幕的动画片,让他在看电视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接受汉字,另外对于他时常要写错的词语,父母也要做个有心人,帮他收集、整理起来,做成卡片,经常强化。他妈妈听后表示会努力去做。人是很容易受到心理暗示引导的,特别是心理还不太健全的聋孩子,父母长期对孩子要求不高,久而久之他们对自己也没有要求了,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更不会花时间去学习了。所以父母还是要适当调整自己的希望和预期,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让他们按着目标,一步步前进。

第三家我们去的是徐静怡家,一到她家,发现她不在,爸爸说她和姐姐出门玩去了,说着就出门去找她。家里有个小弟弟,15个月了非常可爱。她家和阿姨家住在一起,两家一共有5个孩子,是个非常热闹的大家庭。走进家里,设施比较简单,连个写作业的桌子都没有,这不禁让我担心,在这样的环境里能学好功课吗?过了一会孩子回来了,红扑扑的小脸,满头大汗。歇了一会,吴老师要求她背诵和毛君一样的课文。这篇课文徐静怡上周五已经背过了,但在之后的几天里没有再复习过,我以为她总该有些遗忘吧,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得好,她全部都记得。我真佩服她如此好的记忆力,之后也让她默写了课文,讲一讲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些都没有难住她,小小的年纪竟然有这样好的学习能力,真让人惊叹!在和父母的交流中,我们得知,她平时在家里一直和阿姨家的姐姐玩,姐姐会说话,也会手语,和她的交流基本没有问题。家长每周都会要求她在家里练习写句子,我们看了她写的句子很通顺,基本没有什么语病。她也喜欢看电视,父母不是单纯的阻止或者放任,他们会引导她,让她看电视下方的字幕,还会让她把看到的内容介绍给父母听,这些做法无疑都帮她打好了汉语的基础。此外一个和乐美满的大家庭,也是孩子快乐成长的摇篮,她的父母关系和睦,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意见一致,虽然有了小弟弟,但是并没有放松对她的要求,也没有减少对她的爱,所以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加快乐、健康。反观我班其他几个孩子,几乎都是母亲一力承担孩子的教育问题,父亲基本不参与其中。在教育的过程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必然会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反应,很多孩子行为习惯都存在偏颇,这是非常可惜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氛围,顺畅的沟通环境,对聋生非常重要,家长只有真正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心里,不断地关心、关爱,相信他们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

经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对学习没有兴趣?”我想说的是除了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又给了孩子多少?我们的家长或是专制、霸道,或是放任自流的做法,扼杀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父母虽然口口声声说自己会对孩子负责,但却很少真正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多少指导,致使孩子不懂得如何去学?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