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助力学生自我成长 ——我校进行江苏省前瞻性教改项目二期开发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03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4168
微课制作
为顺利推进我校2017年江苏省前瞻性教改项目《聋校数学个性化自主学习平台建设与研究》二期工作,使平台焕发更大的生机和活力,学校前瞻性项目组成员经研讨,确定为聋三年级部编教材部分内容配套制作一批微课。
为了打磨出更精品的微课资源,6月2日下午,我校邀请了江苏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苏州市善耕教育集团张苾菁总校长,进行了平台微课设计指导活动。包葵副校长、教科室张卫萍主任、教导处干事虞文捷老师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参加了此次活动。
张苾菁校长系统指导
张苾菁校长在详细观看了5节微课后,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和建议。针对《位置与方向》2节微课,张老师强调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助学者这一角色,注重学生的亲历与探究,特别是要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2节微课,要让学生更多的去经历、描述、分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点燃和启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必要性、严谨性和严肃性,要强调数学思想在知识中的应用。针对《商中间有0的除法》这节微课,张老师强调要注重算理与算法的同步学习,两者缺一不可,对低年级学生尤其要重视数形结合思想的辅助作用。在微课教学中,老师也要关注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要运用比较的数学思想,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思考与成长
整个半天紧张而又充实的的专家指导,大家都意犹未尽,受益匪浅。项目组成员、聋数学组组长宋娜老师说:“感谢张苾菁校长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对我们项目组的支持和帮助,我们会继续保有教育的初心,在专业的引领下,稳步提升专业素养,奔着共同的目标——打造更加优质、更加完善的学习平台而携手前行!”特殊教育,因为学生的特殊性,与普通教育相比,确实存在其特有的教育教学规律,但是这不是让特殊教育成为“世外桃源”的理由,尤其在学科教学方面,不能因为聋生本身有生理障碍,就降低学习标准,教师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与标准,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更适合他们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站在相对统一的起跑线上,亲历学习探究的过程,挖掘潜力、补偿缺陷,在学习思考中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