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教什么,答案在这里……——盲语教研组开展专业书籍阅读分享活动

发布时间:2022.01.13  

作者:钱燕倩   

来源:原创    

点击数: 954

本学期,盲部语文教研组开展了专业书籍阅读活动。小组挑选了王荣生老师主编的《写作教学教什么》作为学期读物,多次分学段进行了认真地研读,每位老师都学有所获。

1.jpg

倪璟璟老师:

曾经,我看到过一篇作文的片段,文章中这样写道:

“爸爸要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当科学家;妈妈却要我长大后当公安,说这样啥都不怕。我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公安。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天天夜里守在家门口。因为妈妈胆小,怕鬼,我也怕。妈妈说狗不怕鬼,所以我要做一只狗,这样妈妈和我就都不怕了。”

如果这是你的学生的作文,你怎么评价?

我认为没有所谓的崇高理想,却有真切而美好的心愿,真心话比什么都重要。作文的真实价值,就是要为学生彻底松绑,不以成人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天性,才能放飞他们跃动的梦想。

其实这也是符合《盲校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标准》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标准》建议“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说直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虚话、套话,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所以学生据实描述出来,就是最真实,最好的。


邵旦萍老师:

    写作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确定最近一个阶段写作重心和要突破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理想的写作教学必须是基于学情的,写作教学不能是一厢情愿的教给学生若干写作技巧和让学生背诵若干范文。“一切从学生出发”,我们教师在精心钻研教材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我们的学生。语文教学是这样,作文教学更应如此,关注他们的学习基础,关注他们的真正需求,我们的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

2.jpg

王春雨老师:

写作记叙文,是作文教学的关键。写作记叙文,我们强调要写生动,要用好词好句,要用修辞手法。但《写作教学教什么》告诉我们:生动不是言辞方面的问题,生动的核心是具体,只有写具体才能写生动。而描写,实际上是两件事情:一是把瞬间的事展开;二是把综合性的事情分开来写。自此,我提醒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求用多种感官,这当然是对的。但是光提要求没有用,我们要有具体内容。

前几天,我们班学生专门安排了一个吃橘子仪式,每一个同学分发一个,拿到桔子的同学先看看拿到的橘子外表,用手摩挲一下,有什么感觉,把桔子闻一闻。轻轻地剥开,看桔子的里面什么样子,心中有什么想法。同学之间交流一下。后来,同学们在习作写得就具体了很多。


钱燕倩老师:

读写结合,一直被语文老师视为写作真谛;多读多写,被视为提高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阅读与写作之间一定有关系,但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很可能无法做好读写结合。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众说纷纭。张志公先生认为阅读与写作应该“分进合击”,荣维东人援引国外研究成果认为“多读比多写”更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升,郑华老师则依据艾德勒的阐释,认为“为获得资讯的阅读”难以真正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其实阅读与写作,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两大疆域,“读”与“写”的分工是必要的。如果说,“分科”是人类教育史上的巨大进步,那么,语文教学上“读”与“写”的分工,也是语文教育走向科学化的重要标志。但在教学实践中,这两个领域各司其职又相互融合,形成了比较复杂的状况。

3.jpg

俞荟卉老师:

在日常写作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一个令人费解的困惑:

有的孩子在与人交谈时可以自如流畅地说话,顺利表达自己心中所想,但一上写作课或者有日记任务,他就不能如期完成,无法完成600字要求,有时只能写100字左右。那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的样子只存在于生活中,却“永远”到不了本子上。不是“下笔如有神”,而是“下笔如有坎”。

阅读《写作教学教什么》一书初中课例“基于真实交流的写作”后,我惊喜地找到了答案。

原来在日常沟通交流过程中,学生交流的具体情境要素是明确的。他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基于相对明确的主题或者话题,听众也是相对确定的老师或者同学。在双方交谈时,讲话者能够根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要素不断生成新的信息和想法,可以进行实时的调整。谈话内容就能不断丰富,信息得到扩充。

如果我们能为“会说不会写”的孩子创设一个类似“交流”的具体情境,就有希望解决写作欲望、写作内容缺失的突出问题。我班将基于以上问题和解决方式作出探索和实践。


张卫萍老师:

写作教学是否需要建构一个严密完整的知识体系?

关于这个问题,在阅读了王荣生教授的《写作教学教什么》之后,我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需要。

邓彤老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根本不会虚构故事。我也发现,学生经常面临无从下笔的困惑,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写故事,更谈不上写好故事。

怎么解决?邓彤老师设计了一个微信的写作课程,基本目标是:让虚构的故事像一个故事,有故事味道。邓老师主要通过引入美国作家杰里克利弗有关“故事内核”知识作为指导学生进行故事写作的核心知识,其奥秘是:人们在愿望的推动下采取各种行动,在行动中遇到各种障碍形成各种冲突,采取各种办法克服障碍。因此,写好一个故事需要具备最基本的知识元素:冲突。在此基础上总结形成冲突的基本流程:愿望+障碍=冲突。按照这样的结构模式,老师的习作指导就比较有针对性,能依照学生所提供的原始资料,逐步挖掘素材,让信息不断丰富、叠加,最后构成生动、完整的故事及情节。在以后的作文指导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一方法,希望能有所成效。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厚积才能薄发,各位老师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然后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受益良多。

4.jpg

END

图:邵旦萍

文:钱燕倩

编辑:倪璟璟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