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堂上好课 研究学生育好人(二)

发布时间:2021.05.25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2911

记聋部数学组研讨课

本学期我校聋数学组继续本着“在研讨中提升素养,在实践中历练成长”的目的,以“践行新课标、研读新教材、引领新课堂”为主题,围绕新教材的研究、使用,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尝试新教材在聋四年级进行亲身实践。教研组希望通过团队合力,逐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优质的数学课堂。本学期研究课由青年教师周海燕执教。

课前,周海燕老师不仅精心研读教材,更精准了解学情。为了设计出真正切合学生认知基础的前置性问题,周老师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访谈,设计了一系列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再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优化、反思、拓展等活动,使学生将零碎的知识片段联结重组,建构新知,最后通过逐层推进的练习内化新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生活性和应用价值。

1.jpg

为上好这节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全体参与,共进行了2轮的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结合学生实际,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对这节课给出了细致的建议。

513日,周海燕老师在聋四年级借班上课,执教《复试统计表》一课。课堂上周老师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精心设计有生成性的教学活动和板书,通过同伴互助、自主探索等学习方式,在师生、生生多元互动中使教学逐层推进,同时兼顾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活动空间和交流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表达能力,体现了主体性教学的课程新理念。这是一节生动且具有自主风格的数学公开课。

课后,大家对这节课进行了积极的反馈。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型设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改进意见。提出数学教学不仅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要挖“深”做“活”。

7.jpg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让参与的教师受益匪浅。更是课题项目精神的进一步折射和延伸。组内教师一致认为:通过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调整、反思和再实践,才能真正让新课标落地、生根、发芽,将优质的课堂实现在扎扎实实地教学中。

 

图:宋娜

文:周海燕

编辑:俞荟卉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