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纳自己 链接他人

发布时间:2021.06.03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3137

“苏州市盲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项目”由国家心理注册师毛丹老师一手打造并指导实施,旨在提升我校教师的个人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活动开展以来,至今已成功组织35岁及以下青年教师、行政干部举办了逾15次团体成长、个案督导活动,为疏导教师情绪,缓解教师压力,凝聚教师心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528日下午,我校教师团体成长活动如期举行。毛丹老师首先带领大家对近一年来的自我成长状况进行简单小结。之后,她抛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你觉得现在的你身上有急需改变的毛病(症状)吗?

接着,毛老师对“毛病(症状)”作了澄清:一个人身上有某种毛病,并且想改怎么也改变不了,那一定是因为这个毛病(症状)让自己得益(获利)。她还“暴露”了“粗心大意”给自己获利的故事:每次出门,老公都会跟在后面提醒:钥匙带上没有?毛老师坦露:“粗心大意”让她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老公的关心,让夫妻俩的感情不断得到链接——所以,她似乎是改不掉这个毛病了。

在毛老师的启发下,老师们各自反思起来,尝试就自己日常生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毛病(症状)给出想要改变的程度分(10分为满分);然后分别在十字象限的左上角写出毛病(症状)给自己造成的痛苦(至少3项),右上角写出毛病(症状)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至少3项),左下角写出毛病(症状)改变后可能产生的新的痛苦(至少3项);最后,毛老师请大家再次为自己身上的这个毛病(症状)给出想要改变的程度分。


结果发现:大部分老师程度分未有变化,但是也有老师程度分有了增加或减少。

 

毛老师请大家分别陈述程度分不变、增加或减少的理由。通过陈述与分享,大家比较理性地看到:

 

所谓“毛病(症状)”也许是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东西,改变反而会让自己不舒服,不改也罢;

 

当毛病(症状)是因他人而引起的时候,自己急于改变是无效、无益的;

 

当毛病(症状)给自己带来的痛苦足以触动自己,而改变后的快乐又具有绝对诱惑力时,改变是必须的。

 

10.png

这一次团体成长活动,气氛融洽,期间欢声笑语不断。这样的笑,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自己和伙伴的不完美,更表现出对不完美的自己及伙伴的友好与接受。相信,大家又获得了爱自己的勇气和力量!

 

END

图、文:张卫萍

编辑:程盼盼

审阅: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