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生活中的数学 玩转数学中的精彩(二)

发布时间:2022.03.11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3088

聋中学数学组“一起向未来”线上主题活动

为丰富孩子们居家学习的热情,让孩子们在枯燥的学习中,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趣味性,让孩子们从学习数学到爱学数学,我们聋部数学组的老师们在学校教导处的统一部署下,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场精彩纷呈的“数学秀”——以“生活中的数学”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玩转数学中的精彩。上期我们以聋部小学数学组为阵地展开了丰富而有益的实践活动,本期我们一起跟随聋部中学组的同学们,看看他们是如何开展神奇的玩转数学探险之旅吧!


聋七年级——《我是“测量员”》

活动:用软皮尺测量生活中圆形物体一周的周长。

1.jpg


教师点评:在测量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周长时,同学们都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选择了生活中的圆形物体,如铁罐、圆桶等,采用软皮尺从“零”刻度绕圆形物体一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准确地读出相应的刻度。在活动中,不仅让学生体会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通过亲历探索、实践中发现规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学习。


2.png

活动1——分段计费问题:一天,小芦去买巧克力,正好两个超市都在促销(方案如下图)。小芦买25块,哪个超市更划算?


活动2——有趣的年龄:兄弟二人现在一共24岁,当哥哥像弟弟现在这么大时,哥哥的年龄是当时弟弟年龄的3倍,请你求出他俩现在各自多大?



活动1

分段计费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研究出了多种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和思维的独特性。同时引入两段计算法——更形象直观,让学生体会到最优化思想,从而能举一反三,解决生活中的很多相似的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为用的目的。

活动2

有趣的年龄,首先让学生了解年龄中的一些常识性问题,即年龄差不变的特点——哥哥和弟弟的年龄在同步增加,同时体会到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并能根据这一特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年龄问题。学生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聋九年级——《制作收纳盒》

活动:自己设计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进行剪裁、折叠、粘贴等方式出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收纳盒。





点评:在这样一个有趣的动手制作中,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开心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进一步体会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之间的联系,即将立体图形通过剪切可展开为平面图形,将平面图形折叠可围成立体图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让学生带着探究的乐趣、发现的喜悦,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生活性,并掌握了制作收纳盒这一生活小技能,也能给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设计包装盒,运用数学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等,美化我们的生活。


经历了这样一轮轻松、愉悦的活动,大家都受益匪浅。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成了我们的预期目标,而且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展示自己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试着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这也促使我们教师要不断地磨炼自身,巧妙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孩子们带着喜悦、带着激情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让数学的思想和精神落地生根。


图:聋部数学中学组教师(聋部七、八、九年级)

文:宋娜

编辑:俞荟卉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