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温馨提示

发布时间:2022.04.01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2466

微信图片_20220402090726.png

尊敬的各位家长: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清明时节悄然来临!

苏州市盲聋学校清明假期教学安排如下:

4月2日(星期六)按周一课表正常上课(含居家线上学习和初三线下复课班级)。

4月3日至5日休息,教学活动暂停(含居家线上学习和初三线下复课班级)。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和父母的希望。

为了让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安全、健康的节日,特别提醒您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

这一份《清明节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希望各位家长仔细阅读!

清明文明祭祀

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的特殊气氛。

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直到今天,这个习俗仍然很盛行。

◆遵守祭扫政策

清明节是人民群众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清明祭扫关系千家万户,关系社会和谐。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苏州市已发布《关于清明祭扫有关事项的通告》,内容如下:

一、自2022年3月17日零时除骨灰安放需要外,全市关闭公墓、骨灰堂(塔陵)等骨灰安放场所,暂停开展群众现场祭扫活动。

二、各公墓、骨灰堂(塔陵)等殡葬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一次集体代为祭扫活动。

三、倡导广大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苏周到”APP、“苏州民政”微信公众号,登录“苏城云祭扫”公益信息平台,开展网上祭扫。

四、具备条件的殡葬服务机构,为有需求的群众开展工作人员代为祭扫等安全多元的祭扫服务。

敬请各位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


做好疫情防控◆坚持,不能松懈

疫情期间,请各位家长响应号召,做到:

不到饭店堂食,不参加聚会、聚餐等聚集性活动;

严格按照学校家庭“两点一线”非公共交通方式出行;

非必要不离苏,确需离苏的必须向学校报备;


◆重视,不能侥幸

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请各位家长对照苏州市疫情防控2022年第66、67、68号及之后发布的通告进行排查,如发现与公布的相关人员活动轨迹有交集,按通告有关要求执行。如发现与公布的相关人员活动轨迹有交集,及时就近进行核酸检测,在检测结果未明确之前,居家等待,不随意流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出入各类公共场所,不参加各类聚集性活动。隐瞒与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触史,导致疫情传播扩散的,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一旦发现自己或孩子接触过感染者,或者是去过风险地区,一定不能瞒报漏报。

◆防护,做好自己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请遵守相关防疫政策,做好日常防护。

积极接种疫苗,外出时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共同维护个人和公共卫生。

保障居家安全


教育孩子学会正确使用家用电器、煤气灶、热水器等,严禁乱摸乱动。

对孩子进行防火、灭火和火灾逃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严禁学生野外用火、玩火和参加火灾扑救。

春天到来,气温渐高,食物中毒事件开始增多。教育子女不要暴饮暴食,不吃路边小摊上的食品,少吃油炸食品,谨防病从口入。要讲卫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传染病。

    要经常提醒子女不要到河、湖、溪边去玩耍,以免发生任何意外。教育子女学会自我保护,遇到陌生人搭讪最好不要理睬,陌生人敲门时不要开门。

关注心理健康


家长朋友们要高度重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引导孩子保持规律作息,注意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心情愉悦与良好心理状态。

当孩子感到害怕、焦虑、恐慌、难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和孩子、班主任老师进行交流沟通,也可以向学校阳光中心、苏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热线等途径寻求帮助。 

  


防范电信诈骗


不要轻信。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手机短信,不管不法分子使用什么花言巧语,都不要轻易相信,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复手机短信,不给不法分子进一步布设圈套的机会。

不要泄密。巩固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要因贪小利而受不法分子或违法短信的诱惑。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要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

不要汇款。

不要遗留。手机里不要保留一些奇怪的信息或者网址,以免骗子利用手机信息进行诈骗或盗取重要密码。


最后,希望各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切实担负起监护孩子的责任。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孩子的安全与健康保驾护航。

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合理安排孩子的假期生活,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让孩子过一个充实有意义的假期!

— END —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

文:政教处

编辑:白云

审阅: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