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 | 重视课堂评价,实现教学优化——记盲数学组研究课《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发布时间:2023.03.28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1670


引言:

《盲校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多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3月22日,盲部数学陈蕾老师在盲九年级开展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公开研究课。盲数学教研组、聋数学教研组在内的十多位教师积极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4.jpg

陈蕾老师对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课堂中,陈老师注重让学生展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陈老师首先通过复习回顾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做到心中有“图”脑中有“式”,再联系三角板引出3个特殊角,学生循着问题的脉络逐步探究 sin30°、cos30°、tan30°的大小。组内合作交流之后,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探究45°、60°的三角函数值各等于多少。为方便学生识记,陈老师使用列表法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绘制成表,在一个平面上体现出角度与相应函数值的固定关系。陈老师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设置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的题目供学生练习巩固,并在每次练习之后设置自评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每个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在课堂总结时,陈老师让学生比较每次自评的结果进行总评,教师对同学们的课堂表现进行总结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继续探究的自信。

.2.jpg

课后,盲部数学教研组内及时召开了评课研讨活动,对本节课进行了细致详尽地讨论。

.3.jpg

组内老师梳理了教学的重要环节,重点回顾了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自我评价等等。

大家一致认为:

陈蕾老师用类比和实验探究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以多种教学手段,有效地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形成优势互补,实现共同进步。

大家合理建议:

进一步优化教案时要将教学过程精细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每个学生的特点,要考虑让什么样的学生完成更有激励性,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等等。

通过本次研究课教学活动,数学教师们达成共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新课标下的素养目标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转化和关联,以此作为引领教育教学实践转型的核心与关键;以学习的形成性评价引领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习任务的逻辑性;注重学后反思在学生素养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学生校园学习场景

.1.jpg



图:江虹

文:陈蕾

编辑:倪璟璟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