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守护 | 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节气里的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4.11.21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462
节气里的心理学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季流转,万物更替。研究表明,气候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光照和温度的减少都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地感到闷闷不乐、无精打采、心情低落,或者会变得嗜睡、过度饮食等,这就是节气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因此,了解节气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积极的措施来维护我们的心理健康。
首先,我们要了解不同节气的特点,意识到这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也是正常现象,积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以应对季节变化,守护自身心理健康。冬天来临,做好防寒保暖至关重要,不仅要及时添加衣物,也要适当增加摄入一些抗寒食物。接下来,还有一些心理小贴士送给大家:
增加光照和户外运动
冬季缺乏阳光是导致许多人情绪低落的原因之一。因此,白天可以尽量多待在室外,晒晒太阳。体育课是锻炼身体的好时机,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更好地抵御寒冬。特别是盲生,要多参加户外活动。
营造温暖的氛围
单调寒冷的冬天会给人带来压抑和紧张的感受,学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程却能将这个季节装点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无论是学习制作中西式点心、掌握茶艺和咖啡冲泡技巧,还是投身于花艺、美术和音乐的学习,我们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都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感官体验。那些香甜的气味、柔软的触感、悦耳的旋律、缤纷的色彩以及美味的食物,都有助于我们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增加人际互动
冬天容易使人感到孤独,此时我们更加需要家人、老师和同学的陪伴,多和周围人分享你的快乐和幸福、分担你的忧愁与烦恼,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温暖。冬天不仅只有寒冷,还有热腾腾的火锅、暖洋洋的太阳和毛茸茸的围巾,这些美好都可以在这个冬天相遇。
愿大家都能享受一个绚烂的冬天,用心灵的温暖,迎接冬季的到来!
文:金梦
一审一校:柏佳美
二审二校:教科室
三审三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