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行动 | 劳模精神进校园 榜样力量润心田
发布时间:2025.05.01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2
劳模精神进校园 榜样力量润心田
为弘扬劳模精神,2025年4月28日上午,学校联合姑苏区劳模协会共同举办“劳模进校园”主题教育活动,邀请了苏州市劳动模范何兴国同志作国旗下讲话,并由苏州市劳模、姑苏区劳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雅珍女士为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活动以“青年勇劳动,筑梦正当时”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课。
劳模讲述奋斗故事,传递自强力量
苏州市劳模何兴国同志以“劳动无界,奋斗无差”激励盲聋学子:劳动是突破身体局限、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呼吁青年以奋斗为舟,携手同行,用团结与坚持点亮梦想之光。
讲稿原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最美人间四月天,不负春光与时行。今天,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与大家分享“青年勇劳动·筑梦正当时”这一主题。我是何兴国,是苏州市劳动模范,也是一名多年扎根建筑行业、常年与钢筋水泥为伴的普通劳动者。我想用最真诚的语言和行动告诉大家:劳动没有界限,梦想触手可及!
同学们,劳动是生命的底色,更是梦想的基石。对我而言,劳动不仅是耕作农田、建造高楼大厦,更是用双手传递温度、用坚持点亮希望的过程。在建筑工地上,我曾见过工人用触觉感知材料的质地,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也听说过聋人伙伴用手语精准沟通,完成复杂的团队协作——劳动不分形式,每一份付出都值得骄傲!
青年当以劳动为舟,勇立时代潮头。新时代的青年,需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中。同学们,或许你们因身体障碍面临更多挑战,但请记住:盲人按摩师用指尖的力量治愈他人,聋人艺术家用画笔描绘无声的绚烂;有人用盲文书写人生篇章,有人用手语传递爱与智慧。身体的局限从不能定义人生的高度,劳动正是我们打破界限的钥匙!
同学们,劳动需要智慧,更需要团结。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每一个项目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协作——有人负责测量,有人专注打磨,有人用语言沟通,有人用手势传递信息。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每个人都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星光。学习盲文、掌握手语是劳动的基础,参与校园清洁、手工制作是劳动的体现。每一次指尖的触碰,每一次无声的交流,都是对“筑梦”最坚定的践行!
未来的社会需要多元的技能和包容的心态。无论是践行文化知识,还是参与志愿服务,劳动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核心始终不变——用双手创造价值,用心传递力量。我希望大家:珍惜校园时光,用知识武装头脑,用实践锤炼技能,用协作凝聚希望!
今天,站在国旗下,我更加感受到劳动的意义——它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更是用坚持与热爱照亮彼此的精神火炬。同学们,愿你们以劳动为荣,以互助为帆,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在挑战中超越自我!
最后,我想用“特级英雄”杨根思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誓言与大家共勉:“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让我们携手同行,用劳动书写青春,用梦想照亮人生!
谢谢大家!
流动红旗树榜样,劳动教育润无声
苏州市劳模、姑苏区劳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雅珍女士为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
此次活动以劳模精神为引领,为特殊教育注入奋进力量,生动诠释了“奋斗无差别,教育有温度”的融合育人理念。
图:姑苏区劳模协会、卢洁艺
文:柏佳美
一审一校:马晨
二审二校:团队
三审三校:校长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