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耳日前说爱耳

发布时间:2021.03.03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4176

微信图片_20210305094342.jpg

本文原创作者:肖娟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


2000年在中国残联、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全国妇联等10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达成共识,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耳聋预防,并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今年是全国第22次爱耳日,今年的爱耳日主题为:人人获得听力保健- 筛查、康复、沟通。

01 筛查  听力筛查是指面向全社会对有潜在听力问题人群进行的听力筛查。我们将听力健康筛查作为听力健康教育中重要环节,可以使人们对于自己的听力健康情况有量化的了解,自发地参与到听力健康保护和干预中来。


       02 沟通  目前人们对于听力健康的认知水平普遍偏低,听力健康的沟通与宣教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将通过对患者或潜在听力风险人群的良好教育沟通,让大家有听力健康保护意识,预防和避免听力损伤的继续加重。

03 康复  全社会需要重视听力康复与防聋工作,发现听力损伤需要及时干预,杜绝听损的加重,助听器等听力设备的干预是帮助听力损失患者重新听到声音的有效措施。重视助听装置对有听力损失患者的帮助,重视听障患者语言训练和康复,让他们更快、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历届爱耳日主题

2000年预防耳毒性药物致聋

2001年减少耳聋发生,实施早期干预

2002年听力助残--救助贫困聋儿

2003年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听力缺陷2

2004年防聋走进社区

2005年全社会共同关爱老年人--健康听力,幸福生活

2006年预防听力损伤和耳聋 人人享有健康听力

2007年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

2008年奥运精彩--我听到

2009年正确使用助听器

2010年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

2011年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2012年减少噪音保护听力

2013年健康听力,幸福人生--关注老年人听力健康

2014年爱耳护耳,健康听力--预防从初级耳科保健做起

2015年安全用耳,保护听力

2016年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2017年防聋治聋精准服务

2018年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

2019年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政策

2020年保护听力,终生受益

2021年人人获得听力保健--筛查、康复、沟通


耳科知识小集锦

1

耳朵的结构及功能是什么?

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等结构,外界声波传至鼓膜,通过鼓膜振动及听骨链的传导,将声波向内耳传递;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感受平衡和空间位觉,耳蜗是听觉感受器的所在处,听觉感受器感将声波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形成听觉。


2

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由于经常熬夜、工作的繁忙后,听力突然下降或者是突然间听不见,有些还伴有眩晕,经常会认为过两天自己就会好,或者先暂时把手头的工作忙完,再去医院看病,实际上这些都是错误的想法,耽误了病情,导致听力无法恢复或恢复不良。耳朵突然听不到了最常见的原因是突发性耳聋。该病目前原因不明,可能与内耳血管痉挛或血栓形成,或病毒感染、内耳膜迷路积水所致。诊断突聋后一定要及时治疗,越早治疗治愈的希望越大,以免避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导致听力不能恢复。


3

如何早期发现新生儿、儿童及青少年听力损失?

新生儿及儿童听力筛查,对其听力及言语的发育观察,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的重要手段。宝宝出生三天左右,须接受耳声发射初筛,未通过者于42天进行双耳复筛,仍未通过者在3个月龄内转诊至指定的听力诊断中心进行诊断;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出院前须进行耳声发射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筛查,未通过者直接转诊。6、12、24和36月龄是儿童听力筛查重点年龄,任何时期未通过听力筛查,均应及时诊断,尽早让患儿接受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干预。儿童看电视音量开得很大呼之不应或需大声呼喊才有反应等现象;青少年长期接触噪声后出现耳鸣等现象者,应及时来医院耳科进行专科检查及听力检测,避免错过治疗时机,导致耳聋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交流障碍等一系列的严重后果。


4

耳朵经常流脓,听力下降是不是中耳炎?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窦及乳突气房)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好发于儿童。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一般有急性和慢性之分,从病因方面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 。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耳朵流脓、耳痛、耳聋、耳鸣、眩晕,中耳炎反复发作甚至会引起颅内和颅外并发症;同时中耳炎有时也是鼻炎和鼻窦炎的并发症。中耳炎的治疗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大多数中耳炎,经过及时正确的治疗,可获得良好效果。


5

怎样合理选配助听器?

助听器是帮助听力残弱者改善听力,提高言语交往能力的一种扩音装置。助听器有盒式、眼镜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助听器等几种类型。无论是成人还是婴幼儿,当其平均听力损失≥40dB,通过药物、手术等治疗手段不能提高其听力,经医生诊断为不可逆的听力损失时,均应选配助听器。助听器的验配必须经过专业人士根据病情及听力综合分析后验配,严格遵守适应症,而不是像商品随便买一个戴就好,否则佩戴不合适助听器后会感觉效果差,不舒适,损伤尚存的听力,导致患者不愿意佩戴,失去最佳治疗时间。此外佩戴助听器后需要不断与专业人士沟通,进行调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验配治疗效果。


6

何为耳鸣?耳鸣能治好吗?

耳鸣分为主观性耳鸣和客观性耳鸣,是累及听觉系统的许多疾病不同病理变化的结果。在临床上耳鸣既是许多疾病的伴发症状,也是一些严重疾病的首发症状。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有过耳鸣的经历,部分为生理性耳鸣,可以自行消失,但仍有部分耳鸣机制复杂,找不到确切病因,那么耳鸣能够治好吗?在这里治好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是耳鸣消失,另一种是耳鸣适应。耳鸣适应是指耳鸣声仍存在,但已经对其适应和习惯了,对人的生活工作不产生任何影响。耳鸣的消失依赖于找到耳鸣背后隐藏的病因,找到病因及时解决;如病因无法确定,对此类耳鸣患者应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包括药物、心理治疗,耳鸣咨询及声治疗等,通过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绝大部分耳鸣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因此出现耳鸣,及时到医院的专科诊断治疗,而不要相信所谓的广告和灵丹妙药,也不要急于求成,有病乱投医,延误病情,耽误治疗。


7

眩晕是耳部疾病引起的吗?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它涉及多个学科,但50-70%的眩晕是由耳科疾病所导致的。因为耳朵不仅是听觉器官,还是重要的平衡器官,耳部出现问题就可能出现平衡紊乱导致眩晕,大部分的耳源性眩晕预后良好,经积极正确治疗效果满意,因此出现眩晕,特别与体位相关,或是眩晕同时伴有耳聋耳鸣等症状,应首先考虑就诊耳鼻喉科排除耳源性眩晕可能。 


8

耳石症是什么病?耳石是我们常说的“耳屎”吗?

耳石和耳屎并没有关系,耳石是一种存在于内耳前庭的碳酸钙结晶,在正常情况下,耳石贴附在内耳上,一旦脱落,就会随着人体体位改变异常移动,从而影响人体的平衡,出现眩晕等症状,而耳屎是外耳道中耵聍腺体分泌的一些分泌物,可以通过棉签和镊子取出。 

耳石症的学名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当人们出现与体位相关的眩晕,持续时间短暂,这时就要警惕自己是否患有耳石症了,出现眩晕,不必过于恐慌,及时就诊,大多数耳石症患者在经过专业医生的耳石复位等综合治疗后症状可消失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