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盲文推广 | 盲文概述

发布时间:2023.08.22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1441

1693026378138519E0CA.png

01 引言

儿童的早期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0-6岁婴幼儿期,被专家称为儿童发展的黄金阶段。

视觉障碍儿童也不例外,因为他们首先是儿童,所以他们也遵循了普通儿童发展的规律。同时盲童又是一群特殊的儿童,由于他们失去了占个体感知觉信息量80%的视觉感知,缺乏外界的刺激,所以在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家长和社会更多的关爱和帮助,采纳特殊的教育手段。

  家长:“我的孩子一点儿都看不见,我该怎么教呢?”

16930265241393791945.png

教师:“孩子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她)能听见,能用手去触摸,能用身体去感知,他(她)的手就像其眼睛一样。”


苏州市盲聋学校家庭教育项目组精心制作了《盲童前技能训练》、《通用盲文学习》系列微课(共10期),希望给家长带去心灵的宽慰和对盲童更好的未来憧憬。

02 微课视频

各位家长,今天我们来学习系列微课的第五课。家长朋友们,盲文是无处不在的文明符号,它的历史是怎样的?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6930267221319131E67.png

169302681910617699CC.png

点击观看微课https://mp.weixin.qq.com/s/gyXoIw7rV_yxOpXWaUUiog
 03 微课内容

盲文是盲人通过手部的触摸进行阅读和书写的一种文字形式,由凸起的圆点构成,因此盲文又被称为点字。有研究发现,在2000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盲人教育活动。公元5世纪,西方也产生了早期的盲人教育活动。尽管东西方盲人教育活动产生的时间都比较早,但盲人可以直接使用的盲文却到16世纪才出现。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盲文由法国盲人路易·布莱尔19世纪20年代在“夜文”的基础上,制作出以简单的凸点代表拉丁字母的盲文体系。全世界盲人共同使用的盲文才正式诞生。1895年,人们将布莱尔的姓氏(Braille)作为全世界点字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汉语盲文在产生之始,就采用了最先进的点字盲文。1949年前国内没有统一使用的、规范的盲文。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盲文的统一工作全面展开。1952年,黄乃等人在已有的盲文的基础上,创制了一套新的拼写汉语普通话、词语连写的盲文方案——《新盲文方案》,“新盲文”又称为“现行盲文”。2018年7月1日起,我国大陆地区正式推广使用《国家通用盲文方案》,很好地解决了“现行盲文”标调规则与省方的两难问题。

(谢谢观看)

最后,家长和老师这对队友,需要信任与配合,在孩子成长的这条路,肩并肩,一起走。


END

视频:倪璟璟

文:倪璟璟

编辑:倪璟璟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