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丨课题结题花满蹊,总结经验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4.03.15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1003
为贯彻落实《“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高质量地服务于特殊学生成长,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服务于学校内涵提升,2024年3月15日下午,我校教科研工作推进会暨课题结题活动如期举行。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办公室主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谈秀菁教授,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盲文手语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陈蓓琴教授以及苏州市姑苏区特殊教育学校刘嫣静书记莅临我校指导点评。全校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会议伊始,吴建东书记、校长对各位专家领导对我校的支持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科研兴校,教研相交,特教先行。”吴建东书记、校长强调学校党支部、校长室非常注重内涵发展,大力提倡“科研兴校”,通过科研进课堂,科研带教研等方式,不断赋能教师,助其专业成长,惠及全校盲聋学生全面发展。吴书记要求全体教师“心态上要守,态度上要细,意志上要磨”。大家要本着“守正创新,克难前行,持续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阶段性目标,积极探索学校功能转型,争取在专家的指导下,学校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助力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温暖每一个孩子。
梁莉老师代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盲聋学校新生家庭教育共同体建设研究》课题组向与会人员作了中期汇报。
刘嫣静书记对本课题进行了指导点评:本课题能够稳步实施,做到了实实在在研究;注重专业支持,做到了协同推进;基于人本主义,做到了研究有温度。刘书记也为后续研究提出了中肯建议。
张卫萍老师代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盲聋学校实施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作结题汇报。
谈秀菁教授对本课题进行了指导点评。谈教授指出,随着生源障碍类型日趋复杂,障碍程度日趋严重,多重障碍学生日趋增多,个别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课题选题极具价值。同时,本课题研究过程认真规范,从方案制定到实施过程,从研究对象的选择到研究方法的选定比较完整,构建了工作体系,形成了工作方案,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谈秀菁教授也为课题结题报告文本的修改和学校个别化教育工作持续推进提供了诚恳的建议。
宋娜老师代表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苏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近三年听障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课题组作了结题汇报。
陈蓓琴教授对本课题进行了指导点评。她指出:本课题调研非常到位,选题有价值;研究过程扎实规范,问卷设计科学,调研方法多样,科学性强;就业现状调查周全,量化分析到位,尤其是就业状况影响因素分析详实;策略正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同时,陈教授就课题总结和延续研究工作提出了细致的建议。
结题结束后,就2024年度拟申报课题进行了论证。吴丽燕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拟申报课题方案,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具体化、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切口要小、概念要清、研究内容要凸显听障学生的特点。
最后,吴建东书记对今日活动进行了总结。吴书记认为专家们的肯定,是对大家前期努力付出的肯定,大家要充分认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专家们给我们指出的不足,这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需要全体教师深入、持续研究,并实践。吴书记再次代表学校,向始终关心、鼎力支持我们工作的谈教授、陈教授和刘书记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本次活动圆满结束。相信通过本次活动,我校全体教师能在专业发展方面取得更大提升,学校也能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有的放矢。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盲聋学校未来新的辉煌篇章!
专家考察校园花絮
文:卢洁艺
图:李磊
编辑:程盼盼
审阅: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