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为课堂教学改革探路(一)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张卫萍
来源:
点击数: 4616
2016年盲聋学校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我们学校一直就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尝试。进入2019年,我校组织开展“学课标 促课改”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旨在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精讲多练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加大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促进教师的均衡发展。
毛伟青校长为本次课改活动开讲
3月18日,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苏州市区语文学科带头人金晓蕾老师,在聋二年级班上了一堂《姓氏歌》。金老师凭借深厚的手语功底,周密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聋语文教学技巧,引导聋二年级学生走进文本,不仅认识“姓氏”,更了解了一些常见姓氏的构字特点。课上,金老师巧妙地运用每个学生的姓名牌、形象夸张的手势语言、反复缓慢的口语表述、及时准确的作业示范……有效地化解了本课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金老师设计了找一找、画一画、试一试、猜一猜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引导二年级聋生尝试利用文本、仿照实例、创新想法等语文学习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本课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意识。本堂课的教学无论从组织形式还是从评价方式等方面,都较为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金晓蕾老师在聋二年级的先行课《姓氏歌》
3月22日,校教导处主任、苏州市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吴丽燕老师,在聋九年级上了一堂《学习抒情》。吴老师的这一堂课,教学设计层次清晰。不仅充分考虑到习作指导课的特点,由抒情的概念—作用—形式—方法,递进式推进,一气呵成,教师教得自然,学生学得轻松,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更兼顾到聋生学习习作的特点,从分组辨析实例以掌握概念入手,到各自看图写句以体验方法,始终以例、景为抓手,让聋生处于一个可感知的抒情氛围之中,让聋生的表达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该班学生课堂上的语言表达、组句练习来看,学生无论是对抒情的理解与把握,还是运用与表达都有上佳表现,不仅充分体现这一堂习作指导课的有序、有效,更显示出学生平日有一定的语文积累。
吴丽燕老师在聋九年级的先行课《学习抒情》
这两节课结束以后,市特殊教育名师包葵副校长作了趁热打铁式的总结。包校长站在一定的高度俯瞰这两堂课,从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教学设计的适恰有效,教学准备的充分精细,教学过程的自然流畅等方面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议,从感性层面、理论高度为全体教师作了分析和指导,突出了这个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包葵副校长为第一阶段课堂教学改革先行课作评析
先行课的目的在于引领与示范,有这样的优质课作铺垫,相信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活动一定能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并取得预期效果。
文字:张卫萍
图片:包葵 吴丽燕 史冉冉
编辑:白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