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生语文教学教什么?——盲语教研组专业书籍阅读小记
发布时间:2021.01.26
作者:信息处
来源:
点击数: 3270
聚焦“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这一主题,针对“教学内容的合宜性”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这两个核心问题,我校盲语教研组开展了“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系列丛书的阅读活动。在贯穿整个学期的丛书阅读过程中,老师们收获颇多,相信对各班课堂有了很多助益。
好书链接——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十四讲》
《阅读教学教什么》
《散文教学教什么》
《小说教学教什么》
《实用文教学教什么》
《文言文教学教什么》
《写作教学教什么》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什么》
盲语教研组开展读书活动现场
《写作教学教什么》
王春雨老师:《写作教学教什么》告诉我们:你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找到一个点。这个点,不是有你主观想象的,这需要分析学生的写作样本,分析他们的写作行为。为什么要批作文?不是要给学生打一个分,而是要通过学生的作文去分析他的长处是什么,他的短处是什么。然后你设法发扬其长处,引导学生克服其短处。写作教学,就是研究学生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本。根据他们的写作状态和写作样板确定最近一个阶段的写作中心和要突破的目标,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学生。
倪璟璟老师:记得三年级学生刚刚接触作文时,问过我一个问题:“老师,作文怎样写才能生动?”我当时的回答是“需要你们用心观察,细致观察。”如何把自己说过的话“落地”,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自从我看到了《写作教学教什么——描写的奥秘》时,心中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想要改变描写教学时,老师常常提出“描写具体、描写生动”的笼统指导的现状,书中提出针对“描写”这个训练点,而找到的具体教学路径,为此设计一级级台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具体的训练,让学生提升对描写的认识,一步步由不知到知,使学生的描写由不精彩到精彩。
为此,在习作教学时,着重训练。本学期我们有一篇文章是描写亲情的。学生第一遍口语交际时,只是说父母怎么关心他们,自己很感动,就结束了。对此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我提出一些修改建议。比如母亲在自学盲文时,克服了哪些困难,在遇到每一个困难时,可以加入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又比如母亲自学盲文成功后,从动作描写等方面来体现是如何教授孩子学习的,每一个情节都细致入微,从而体会出亲情的温暖。
如此这般,描写的秘诀就是用心去细致观察,细化每一个环节。
俞荟卉老师:任教班级是盲八,这个年级正是锻炼写作、提升技巧的关键时期。深入研读《写作教学教什么》,为自己的写作课堂加持了理论依据。结合日常写作教学中的实际做法,我深有体会:批阅学生习作,并不是简单地评判等级,而是了解不同的学情,从中发现写作症结所在,据此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展开写作教学指导,其目的是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散文教学教什么》
钱燕倩老师:解读现代散文,把握文章主旨,关键是找到作者最想说的那句话。如何找到那句话呢?要教会学生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它或点明主旨,或揭示内容,或提供线索;二是从文章开头或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题,有的篇末点明或深化中心;三是分析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四是留心关键语句或过渡句;五要学会分析文章的背景。
邵旦萍老师:散文教学中,运用联想,可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阅读的思考宽度;运用想象,更能激活学生潜在的思维,唤醒学生相关的所积累的生活元素。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充分利用散文这一文体特点和文本的特有价值,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卫萍老师:“如果教师对散文的知识体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各类散文的谱系有一个整体把握的话,也就等于掌握了一套评判散文的标准——“散文价值观”。在教学设计前,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解读课文,看看这是一篇记叙什么过程的散文,是作者的见闻过程、情绪变化过程,还是感悟思考过程。该文再现了什么景观、人事,表现了哪些情趣理念。该文在主客观关系的处理——意与境的关系、句子的营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那么,该文的特点就能一目了然。”这段论述让我有茅塞顿开之感,之前的散文教学确实未有如此的认识或思考,教师对文体的把握必须深入、细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要尝试从作者所述的这些方面去进行研读,追求“这种对散文价值点的发现”,完成了解散文知识的自觉定位。
“学生成长,教师先行”。今后,盲语教研组将一如既往开展专业书籍阅读活动,以期增加学科教学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方式,惠及学生。
图:俞荟卉
文:盲语教研组
编辑:俞荟卉
审核:朱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