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行动倡议书
发布时间:2017.06.0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487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教育兴,则中国兴,教育强,则中国强,要实现残疾人的中国梦,必须依赖高质量的教育。
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已于2017年5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着重强调了“残疾人教育应当提高教育质量,积极推进融合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相较于其他教育,特殊教育总体发展滞后,尚不能满足所有残疾儿童接受优质教育的需求。
为更好地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整体部署、执行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积极推动融合教育,提高我国特殊教育质量,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特殊教育》杂志社共同举办高峰论坛,围绕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焦点话题展开充分讨论,共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之策。我们倡议,建立特殊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联盟,并采取以下举措,展开实际行动:
1.致力于建立综合性特殊教育质量评价、监控与督导体系。
我们倡议,逐步健全残疾儿童教育安置体系,合力推动制定各级各类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建立评估、督导网络,系统深入地监测各教育阶段各种安置形式下的特殊教育质量水平,全面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
2.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普通师范生的特教素养,促进普特融合。
我们倡议,在承担高等特殊教育任务的学校开设融合教育的必修课程,普通师范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开设特殊教育主修课,在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特殊教育选修课,并通过这类课程的开设,切实提高师范生开展融合教育的素养与能力。
3.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前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在职教师的特殊教育专业能力。
我们将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标准的制订,规范课程与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质量。我们呼吁,扩大全员培训力度,提升普通学校教师融合教育素养;增强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和时效性,提升特殊学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4.致力于完善特殊教育专业服务体系,提供高质量的跨部门多学科的支持。
我们倡导,构建多学科专业服务平台,形成跨部门多学科的合作机制,建立系统化的特殊儿童诊断、评估、安置与教育服务体系,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提供多方面支持。
5.努力推动特殊教育信息通报制度设立,全力推进特殊教育资源建设。
我们呼吁,整合各部门资源,构建特殊教育信息通报网络,及时准确通报特殊儿童、特殊教育机构、特殊教育教师等相关信息。我们将以实际行动,加强特殊教育教材、教学辅助资料、辅助技术、测量评估工具等资源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6.推进特殊教育研究力度,为解决特殊教育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提供依据。
我们承诺,关注中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大特殊儿童融合教育、课程与教学、早期干预、职业教育、送教上门等领域的实证研究力度,为特殊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研究依据。
7.发布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
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实际状况,发布中国特殊教育发展报告,及时总结经验,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挑战的策略,推动特殊教育质量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