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点】我理想中的特殊教育教师

发布时间:2016.04.05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5747

当代,要成为理想的特殊教育教师,除要具备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还要加强特殊的专业素养,尤其要强化“三心”修养。

 

 

 

对残疾儿童的“愧疚之心”

 

 

 

 

我常听到,“特殊教育是爱的教育”,“特教教师首先要爱残疾学生”。这些话说得对,教师都要爱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泛教育准则”。特教是这样,普教也是这样。但对特殊教育来说,这些话似乎还没说到爱的本源。

 

我常看到,一些残疾儿童家长,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痛爱之极。自孩子被诊断为“残疾”,他们就没睡过一天好觉,没享受过一天快乐。为医治孩子的残疾,他们倾家荡产,四处求医,耗尽财力精力也在所不惜;为让孩子上好学,他们辞去工作,客居异地,陪读陪训,也心甘情愿。他们的付出远远超过了普通儿童的家长。诚然,这是家长的“爱的天性”。然而,仅凭这天性还不足以解释其爱的本源。其实,在他们的情感深处,有一种最柔软、最怕触碰的东西,那就是“愧疚的心”。他们的爱和爱的力量都源于这颗“愧疚的心”。他们以为是“自己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残疾”,所以要千万倍地补偿给孩子。

 

大而言之,就残疾人群体而言,人类何尝不应有这种“愧疚这心”呢?

 

“残疾”是社会发展历程中所伴随的一种“错误现象”。人类的遗传基因、疾病传染、战争灾难、生产劳动、交通事故、环境污染、问题食品、自然灾害,等等,都能造成人的残疾。可以说,“残疾”是由人类集体造成的,是人类发展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然而问题是,这些人类集体的“错误”,却由“残疾人”生命个体来承担。换句话说,大部分“健全人”在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之时,却有小部分“残疾人”来承受社会发展的“代价”。尤其是残障儿童,他们降临到世上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时,就成了“残疾”,这原不是他们自身的过错,却由他们来承担,而且要承担一辈子。难道,我们人类对此没有一点“愧疚”吗!还能心安理得地“歧视”他们吗!还不应该给他们一点人道主义的偿还吗!从这个道理上来说,我们现在给予残疾儿童任何程度上的“补偿”都不为过。

 

特殊教育,其实就是人类在教育上以一种“愧疚之心”给残疾儿童应有的“权利偿还”。

 

特教教师,其实就是代表人类,在教育上,以一种“愧疚之心”来“偿还”残疾儿童的教育权,帮助他们最大程度实现生存与发展。

 

如果怀有“愧疚之心”,爱就会油然而生,就会有不竭的爱的源泉,就能发挥无穷的教育智慧。因为,特殊教育是代表人类良知的事业。

 

如果怀有“愧疚之心”,教师就不会埋怨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职业快乐感。而会从残疾儿童的点滴进步中,体验到教育的成功,找到教育的快乐。因为残疾儿童的日日进步就是教育的成功,它能减少人类的集体愧疚。

 

如果怀有“愧疚之心”,教师就不会职业倦怠,而会感受到非凡的教育挑战性,因为残疾儿童具有较大的特殊性、差异性和个体性。这种教育挑战能激发教师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使教师时时处于教育的兴奋与激情之中。

 

 

 

对特教事业的“敬畏之心”
 

 

 

理想的特教教师要敬畏特殊教育。因为,特殊教育是一项“输不起”的事业。

 

家长把残疾孩子领到学校,交到你手中,托付给你了,家长的一切希望就寄托学校和你的教育教学上。就像一块璞,交给雕玉工匠,它最终的形态如何,价值高低,就看你工匠的本事了。雕玉工匠都精心对待每块璞,观察、想象、揣摩,根据其大小、成色、质地、特点、形状,精妙设计和描画,再经过小心翼翼、心细如丝的精雕巧琢,把璞的特点尽其所能表现出来,以美玉的形态呈现于世,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特教教师尤如雕玉工匠。教师要细心观察学生,充分发现学生特质和特点,尽力发掘其潜能,规划设计他的未来“形态”,使他的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这与雕玉工匠一般。但教师又胜于雕玉工匠。因为,雕玉允许失败,允许有废品、次品。但特殊教育不允许失败。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的发展不可重复。残疾儿童不应该再成为教育的“次品”“废品”。因此,特教教师一定要敬畏特殊教育,尽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小心,小心,再小心,行使好每日的教育教学工作。

 

但可怕的是,教师的工作成效又不象雕玉工匠那样容易检验。雕玉工匠的“误操作”直接使玉石成为次品、废品,一眼就看出来。而教师的“误操作”就很隐蔽,甚至连教师自己都发现不了,然而却在儿童的身心留下了觉察不到的“裂缝”和“残缺”。如果教师的“误操作”不能被及时发现,不能得到及时补救,“裂缝”和“残缺”就一直存在并积累扩大,最终也会暴露出来。那么家长交给教师手上的这块“璞”,最终由教师“雕琢”成了“次品”“废品”,还给了家长、交给了社会。儿童的人生价值被教师的“误操作”(误教育、误教学)大打折扣,达不到应有的发展高度,对孩子、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我说,特教教师一定、一定、一定要敬畏特殊教育,敬畏儿童生命!

 

敬畏特殊教育,就要慎重对待课堂教学。当教师迈进课堂之前,要忐忑地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教师要把课堂作为“圣坛”,不可以无准备地、随意走上课堂,不可以在课堂上任性妄为,不可以在课堂上浪费儿童的生命。教师,当你跨进教室门的那一刻,你应该清楚地知道,接下来你的一装一扮、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喜一笑、一笔一画,都会影响学生,甚至影响他一生。因此,要事先做足功课,把每堂课都作为一项神圣的“生命工程”,要非常熟悉每位学生,要为他们谨慎设计、精心准备教学的每个构件、每个环节、每个过程,力争使他们经你每节课的“琢磨”,最终都成长为你的教育杰作。

 

敬畏特殊教育,必须练就“雕玉”的本领。怎样练就?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体验“残疾”。教师要把自己设想为一名“残疾儿童”,比如把自己当成“聋人”,去体验无声世界,去体验手语沟通,去体验视觉的效用。这样,你才能获得聋童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对教师十分宝贵,它可以让你知道如何去设计教学方案,让你的教学活动都有针对性、适切性,避免盲目性。

 

 

 

对教育教学的“探究之心”
 

 

 

相比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有更多的未知领域。怀有一颗探究之心,就是要以探险家的好奇心与胆略探索特教未知领域,努力发现残疾儿童行为真相,科学解释其学习现象,尽可能使教育教学接近他们的认知规律。

 

怀有探究之心,就要善于学习,储备各种知识。越是探究就越会发现问题,问题发现越多,未知的领域就会越大。丰富的知识储备能帮助教师合理解释各种未知现象,准确分析各种问题,得出科学答案。在特教专业中,生理病理学、听力学、康复学、教育学、教育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信息教学技术,等等,都是要涉及的学科,这些学科有的要深知,有的可略知,这样就能在教学和研究中左右逢源,八面临风,游刃有余。

 

怀有探究之心,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我国特殊教育历史不长,但传统禁锢较强,加之一些含糊不清的“现代观念”,使不少特教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找不到“北”,只好人云亦云,跟着普教走,跟着传统走,跟着书本走,跟着领导走,跟着别人走,跟着风向走,跟着感觉走,而不是跟着“残疾儿童”走。长此以往,走不出头,看不到成效,没有特色,疲于奔命,失却了目标,丧失了信心,于是心理疲惫,职业倦怠。

 

怀有探究之心,就是要有务实精神,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对残疾儿童多观察,对教育教学多分析,对低效、无效、负效的教学状况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敢于向传统挑战,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向书本挑战。只要是符合残疾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只要是能提高他们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沟通手段,都可以大胆试验和采用。当下,我国特殊教育非常需要这种宝贵的务实与挑战的精神,要大力提倡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青年教师,千万不能在传统的高耗低效教学中无穷循环,失去了可贵的思考力、判断力以及勇气和锋芒,成为被温水煮着的“青蛙”。

 

怀有探究之心,就是要站在世界特教发展的高度,站在国际特教研究的前沿,用更广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特教。不要囿于井底,沾沾自喜于本班、本校、本地、本国特教的“成就”,要跳出井底,站上世界高地,学习别人长处,结合本土实际,回眸昨天,着眼今天,放眼明天,使我们的特教能与国际接轨,能与世界对话。

 

真诚希望,特教教师能怀有“三心”,努力使自己成为理想中的教师!